在电力系统,物资管理曾是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一个省级电网仓库,堆着从指甲盖大小的螺丝到三层楼高的变压器,总数超过200万件。过去,管理员每天要带人举着手电筒,在货架间爬上爬下清点,稍不留神就会把“瓷绝缘子”错记成“复合绝缘子”。 
更头疼的是物资流动问题:某批电缆明明登记在A市仓库,半年后却在300公里外的B县工程现场被发现。人工台账追不上物资流动的速度,就像用算盘统计高铁乘客。 在“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下,电力物资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需求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关于推进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电力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物资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在此背景下,可视化、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成为电力物资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基于可视化大屏的电网物资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和高效调度,从物资清查、仓储管理、运输感知、应急指挥几方面助力实现物资管理的全面升级。 

01 物资清查,分布去向一目了然
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在物资上安装RFID标签或传感器,自动扫描物资标签,数量、型号等信息实时录入系统,在大屏上实现各类物资的数量、位置和状态都在一目了然,去年某批次断路器被运往哪个变电站?当前温湿度是否影响绝缘性能?这些曾需要彻夜清点台账才能找到答案的问号,如今都不再是难题。
02 仓储监测,库存环境实时更新
过去,仓库内的物资堆放杂乱,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比如,某些高压电器元件存放环境温湿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如今,智能管理系统让仓库化身“24小时精密管家”,温湿度传感器联动空调除湿,摄像头化身“电子哨兵”,连货架角落的包装破损都能智能识别告警;而且每一件物资的出入库记录、类别流向、当前库存量都能自动更新,从申请审批、仓库拣货到签收反馈,全流程透明可溯。系统还会自动标记滞留超期的“钉子户”物资,精准出清补货。 不仅如此,若系统监测到B仓库绝缘子即将告罄,A仓库却出现积压,会弹窗提示管理人员进行“借调”,统筹调配闲置资源,让采购计划从“盲人摸象”变成“精准卡点”。
03 运输感知,车辆状态可视可控
物资运输是电网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运输管理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运输车辆的位置、状态和物资的实时情况难以掌握,导致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响应。此外,运输路线的规划和优化也缺乏数据支持,影响了运输效率。 大屏集成GPS和传感器技术,省-市两级下钻展示实时运输过程,通过车辆打点和特写视角功能,管理人员可以详细查看每辆车的运输轨迹和物资状态,确保运输过程的可控和高效。同时,将各类货车数量、运输准时率、在途物资种类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物资运输进度一目了然。
04 应急指挥,突发事件辅助决策
当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导致电网设施损坏时,如暴风雨、洪水或地震等,迅速恢复供电对于受影响地区的居民来说至关重要。事故发生后,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在大屏中查询物资方案,结合库存量、发放量、各区域物资类型分析等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快速出货、分拣,第一时间向灾区提供应急物资,全力支援抢修复电。 突发事件弹框提醒 这场电网行业仓储管理的数智化升级,没有炫酷的机器人,也没有科幻电影式的全息投影。它藏在仓库角落的传感器里、运输车的定位芯片里、大屏背后亿万的数据库里。 当你在深夜按下开关,光明瞬间抵达的背后,可能有一个曾被数字化拯救的绝缘子,或是一辆被精准调度的运输车,正在默默讲述这个时代的电力浪漫。
|